熊文聪

  


   熊文聪,江西临川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兼职律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理学硕士,南昌大学理学学士,研究兴趣: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民商法及法学理论。近五年开设课程:知识产权法、法律经济分析、民事法律诊所、民法前沿问题、法学方法论等。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事实与价值二分:知识产权法的逻辑与修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论文:《著作权法引入过滤机制的正当性反思》,载《中国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2023》,知识产权出版社202311月版。

论文:《视听作品中音乐的版权问题探究》,载《版权理论与实务》2023年第7期。

论文:《算法推荐提升了平台的注意能力吗?》,载《数字版权观察》2022年第2期。

文章:《从“青花椒”案看商标权的正当边界》,载《光明日报》2022212日版。

论文:《文字变造的商标可注册性研究》,载《北方法学》2021年第5期。

文章:《抄创意是不是抄?从法律视角看山寨现象》,载《光明日报》2021220日第7版。

论文:《从著作权法看挪用经典音乐的正当边界》,载《人民音乐》2020年第11期。

论文:《当代艺术与著作权法的对话与融合》,载《美术研究》2020年第3期。

论文:《词与物:地名的不可商标性反思》,载《交大法学》2020年第2期。

论文:《电商平台“二选一”的法律问题辨析》,载《中国应用法学》2020年第2期。

咨政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两个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建议》,载《法治研究信息》2020年第34期。

论文:《音乐著作权司法裁判的一些思考》,载《中国版权》2019年第6期。

文章:《题库作品的“独创性”透视》,载《光明日报》2019121日法治版。

论文:《论商标法中的“第二含义”》,载《知识产权》2019年第4期。

论文:《“商标个案审查原则”的误读与澄清》,载《法学家》2018年第4期。

论文:《反垄断法中“技术市场”概念的引入与界定》,载《东方法学》2018年第2期。

论文:《论著作权法中的“表演”与“表演者”》,载《法商研究》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论文:《作品“独创性”概念的法经济分析》,载《交大法学》2015年第4期。

论文:《我国专利无效诉讼中的证据规则之反思》,载《知识产权》2015年第6期。

论文:《避风港中的通知与反通知规则——中美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4期,获2013年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年会优秀论文奖。

论文:《商标合理使用:一个概念的检讨与澄清》,载《法学家》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

论文:《论“知识产权”概念的科学性》,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7期。

论文:《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命题的反思与检讨》,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3期,《西南知识产权评论》(第四辑)全文转载。

论文:《超越称谓之争:对象与客体》,载《交大法学》201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论文:《被误读的“思想/表达二分法”——以法律修辞学为视角的考察》,载《现代法学》2012年第6期。

论文:《作者人格权:内在本质与功能建构的法理抉择》,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6期,《西南知识产权评论》(第五辑)全文转载。

论文:《司法裁量中的价值取舍与修辞技艺》,载《知识产权》2012年第11期。

论文:《被误读的专利间接侵权规则——以美国法的变迁为线索》,载《东方法学》2011年第1期。

论文:《数字技术与版权制度的未来》,载《东方法学》201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论文:《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著作权的正当性及其边界》,载《政治与法律》2010年第6期。

论文:《基于知识产权的视角看“山寨机”的创新》,载《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