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19:00,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云上课堂”系列讲座第十一场“院长喊你来就业!——研究生专场”顺利举办。“云上课堂”第十一讲由法学院院长韩轶老师主讲,在线上与法学院研究生毕业生和家长交流分享对就业的理解和看法,本讲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丛静老师主持。
韩轶院长以“就业”为主题,与全院的研究生毕业生、律师校友夏禹以及学院老师们进行交流互动,为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挑战的研究生毕业生们提供就业指导。
首先,韩轶院长表示,此次会议将会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和同学们做交流、互动,解答同学们关于就业的疑问和困扰,希望同学们顺利毕业,一帆风顺。其次,韩轶院长强调,毕业生同学们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找到有相对满意的工作岗位。毕业生要与时俱进、务实,选择工作岗位时不要过于理想化,要适当降低预期,这样才能获得相对满意的工作岗位。在没有公务员、国有企业等岗位时,实习律师岗位状态好、积极向上,律师职业相对自由,开放性、包容度高,是最佳选择。这是毕业生毕业后应有的现实态度,也要求毕业生更好地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面对当前疫情的影响,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主动收集就业信息,利用校友、老师的社会资源,积极为学院学生们提供帮助。
李扬老师对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律师行业提出了一些建议。李老师认为,律师是入门成本低,入门后有无限可能的行业。当前行业内,无论是律师,还是实习律师,对自己职业的满意度都比较高,律师思维比较适合90后和 00后的年轻人,有助于年轻人将独立之思想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中。同时,对于毕业生来说,刚毕业进入什么样的律所,起点如何并不重要,亲自感受、亲身实践比在律师门外徘徊更有意义。
现就职于康达律师事务所的校友夏禹律师就职业经验做出分享。夏禹律师是法学院2015届法本法硕班毕业生,她说,律师行业兼具挑战性和专业性,运用法律手段帮助他人解决纠纷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她认为青年律师快速成长需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勤快,二是认真。实习律师需要从基层做起,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只有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才能得到正向反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她建议毕业生不必过分恐慌、紧张,脚踏实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即可。即使离开学校,老师、校友、同学都会成为坚强的后盾。
在经验分享结束后,有四位毕业生分别提问了关于职业规划和律师行业的问题。韩轶院长、李扬老师和邹龙妹老师分别就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回答。
就选择法务与律师这两种职业规划而言,韩轶院长认为,法务非诉的业务更多,律师接触的业务更宽泛。从专业领域发展角度来说,律师的发展可能更大。目前同学们的重点应是先就业,再根据自己的特质进行选择。在选择何种律师事务所的问题上,韩轶院长认为,金杜、康达等大所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是门槛同样也高,对专业能力和英文能力要求很高,年薪30万,收入可观。但小所专业化分工不如大所细致,其工作任务却涉及方方面面,对新人也是很好的锻炼。作为985的毕业生如果在地市、县里的律所工作,也能很快脱颖而出。
有毕业生询问老师们有无执业领域和方向选择上的建议。李扬老师认为,在刚从业时可以先尝试各种领域和方向,不要轻易将自己束缚在框架中,律师职业生涯的前三年是一个积累基础经验的过程,青年律师可以在就业过程中摸索自己的专业方向。还有毕业生向老师提问:进入体制内后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韩轶院长认为,刚步入体制内时各位毕业生的起点一致,在职场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积累人脉与资源。邹龙妹老师补充道,大家无论是实习还是就业,抓紧时间,早日进入社会,提高情商与能力,不要停留在想象层面。在工作中学会与人配合,多行动,多感受。
杨莉萍书记就目前研究生就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忠恳的建议:一、把握时机。首先要关注和研究在疫情影响下国家出台的政策性支持,抓住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增加开放工作岗位的时机,先就业再择业。二、找准定位。针对北京市公务员面试、各省公务员考试时间推迟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同学们的就业选择和判断,她建议大家拓宽思路着手眼前,认清和把握好公务员录取比例和今年开放岗位的关系。三、调整就业期望值。她希望大家珍惜法学院历届毕业生中丰富的校友律师队伍资源,全国性的律所分布能够为大家提供就业岗位。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每一位毕业生都应调整好心态做自食其力的人。利用好国家就业政策、学院提供的机会,拓宽就业思路,奔赴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