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会
校友通讯第8期—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设立40周年之首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论坛
发布时间:2019-12-06来源: 访问量:

2019年12月1日上午,首届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论坛在中央民族大礼堂举行。论坛由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韩轶教授主持。出席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院长张远煌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汪海燕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梅夏英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杭平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刘哲玮教授、司法部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赵振华、最高人民法院副司级审判员贾纬、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蓝向东。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杨莉萍及法学院师生、院友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首先由韩轶院长代表法学院全体师生欢迎各位嘉宾的出席。他说道,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设立四十年来,在法学教育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要脚踏实地,把握、定位好不同内涵、特色的差异性。如何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王轶教授在发言中强调,法学院校的法治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解决老师教什么和学生要学什么,他提出,老师要教授中国法律实践的解释力、回应力和想象力,而学生要学会法学理论的鉴赏力和表达力,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力量,才能培养好卓越法治人才。

张远煌教授提出,“卓越”的着眼点在于更高质量,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首先是道德感,包括公德和私德;第二是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来完成自我实现;第三是实践能力,卓越法律人才必须具有对法律实践的认知能力、识别能力、沟通能力、工具能力。而法学院校也要从严治学、从严治考,为法学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汪海燕教授对我中央民族大学的法学教育做出了高度评价,感谢我校为中国政法大学输送了大量法律人才。同时,他也指出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一些弊端,学生的实践需要大于专业所学内容。我们应拓展知识宽度,教学相长,综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

梅夏英教授表示,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实验班采取精英化教育模式,总体效果良好,为法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名额稀缺等一些问题,愿与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共建共荣,共同为培养法治人才不懈奋斗。

陈航平教授分享了清华法学院复建20余年来的人才培养状况,并提出清华重视对法律人才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希望他们能“顶天”而“立地”,既具备时代需求的国际化、信息化能力又具备扎根基层的韧性和坚守。在专业教学方面,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加强教学政治把控,使法学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

刘哲玮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潘剑锋院长致以问候,并总结了北大法学院近年来的工作:懂理论、知实务、爱中国、知世界。他认为,法治人才不仅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拥有崇高的爱国情怀,以自身能力检索宽泛的知识。

司法部行政执法监督局局长赵振华提出,北京高校的大学生信息渠道丰富,要紧跟法治建设的前沿,关注政府的法治执行问题,并积极投身基层,深入群众亲身实践。

最高院副司级审判员贾纬认为,少数民族合议庭研究了法律前沿问题,对我国法治体系完善有重大贡献。民大学子需静心潜读,夯实基础,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利益为重,保持良好心态,培养健康身体。

韩轶院长对本次论坛做出总结。他强调,本次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论坛为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很多启发,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不能停留在高校学习,还要培育走向工作岗位后的持续学习自我升华的能力。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设立四十周年之际,回顾经验,展望前路,培养出更优秀的法律人才,建祖国法治事业就是法学院最好的生日礼物。民大法律人必将肩负重任,不负所托,为法学事业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校友通讯第9期—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设立40周年之民族院校法学专业发展论坛

下一篇:校友通讯第7期—同舟四十载,逐梦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