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1日下午,法学院党史学习教育论坛第三讲于中慧楼模拟法庭顺利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宣传委员 卢桂老师以《党的司法工作群众路线与马锡五审判方式》为题主讲。本次论坛由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民商事法律教研室主任李玉子老师担任主持人,法学院副院长宋玲老师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参加。

主持人 李玉子老师
卢桂老师围绕“学党史:司法红色基因的起源”、“悟思想: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内在精神”、“办实事、开新局:践行司法为民”三部分内容展开讲授。她以解放区婚姻自由的第一案——封芝琴上诉案为例,分析马锡五通过多方走访了解案情,对当事人进行了调解和批评教育,最终作出合情合理合法的判决的过程,从而说明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为“审判与调解相结合、法庭与群众相结合”。马锡五审判方式诞生于党群关系密切的延安时期,源于对一线群众工作的高度重视。这种审判方式在尊重习惯的基础上用法律衡量情理,回归了司法工作的本质——定分止争;“礼”法并施,践行了司法核心价值观。
卢桂老师指出:学习马锡五审判方式,就是学习为民、利民、便民的司法工作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人民群众,践行司法为民。在当下司法工作中,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仍在延续,例如在民事诉讼中重视调解以求当事人利益的共同点和平衡点,强调裁判文书说理工作以提高裁判的可接受性,设立巡回法庭、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以便利群众进行诉讼等等。司法工作应以民为本,真正贯彻并落实群众路线。

法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宋玲老师在与谈中强调了党中央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高度肯定,补充介绍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宋玲老师指出,在新时代,不能照搬照用马锡五审判方式,需要总结其核心精神,进行创造性发扬,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注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做好为民司法、司法为民的表率;注重研究实际,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吸收群众智慧;化解人民群众矛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座的老师同学感受颇丰,大家围绕党的司法工作群众路线、巡回法庭设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法官和当事人的诉讼地位、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适用领域等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

雷明光老师交流发言

张艳蕊老师交流发言

学生交流分享

唐勇老师分享交流
本次党史学习教育论坛带领师生党员共同了解了马锡五审判方式,重温了党在历史上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优良传统,深刻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引导师生党员学以致用,在未来的司法实务中践行初心使命,永远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