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党委为加强基层党建,促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于2018年10月20日至21日,组织教师党员及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近30人前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旗渠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参观学习”。
10月20日下午,师生们抵达林州市委党校,随即前往红旗渠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学习。从中了解到红旗渠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旧称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林县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多次绝收,历史上曾出现了五次“人相食”的情况,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下定决心要“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历时十年,绝壁穿石,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周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外国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们被当年林县人民艰苦奋斗、不畏艰险的事迹所深深震撼,被“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折服。
10月20日晚,师生们围绕红旗渠纪念馆的参观活动开展讨论学习。法学院党委书记杨莉萍对参观学习进行了总结,强调新时代学习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增强学院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愿干事、想干事”的良好氛围,以此带动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结合自身经历,提出要将个人的自信和国家的自信结合起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当中去。参加学习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们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下一步党支部工作的开展、红色1+1活动的组织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长渠如歌,高山是碑。10月21日上午,师生们观摩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走在紧贴着山崖凌空而建的栈道上,看着穿山而过的红旗渠水,大家深切感受了 “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随后,在法学院党委书记杨莉萍的领誓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拳,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激励自己牢记党的宗旨,不忘初心,永葆先进本色!
此次红旗渠精神党性教育参观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让师生们认识到了红旗渠精神源远流长,并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和升华,对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