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24来源:
访问量:
编者按 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12月24日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民族高等教育新发展》。张京泽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新境界,确定了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方向,明确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新任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辟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解决好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命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党和国家重要文件明确使用“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后党的民族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正式写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既是国家认同也是民族认同,但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晰了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意义上的内部各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定位,指明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情感、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牢了坚实基础。这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开辟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新境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定了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的新方向
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阵地。“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牢牢掌握党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才能保证民族院校正确的办学方向。民族院校党委要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也要从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规律出发,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发展阶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举措,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推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阵地。
培养“四有”好老师,集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之责。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各民族优秀人才,既是党和国家对民族高校办学的深切期待和重要要求,也是民族高等教育肩负的特殊办学使命和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
民族高校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牢牢抓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民族类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大课题,打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大通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的新任务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全国共有21所公办本科民族院校。中央民族大学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双一流”A类建设行列的民族高校。国家将中央民族大学纳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又体现了民族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地位和引领作用,这为民族高校确定了办学的全新任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根基。学科是高等学校的核心,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主要标志。一个学校拥有的一流学科越多,也就越接近一流大学的标准。同时,也反映了这所大学在这个国家的担当和在社会上的声誉。
民族高校要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基础和抓手,立足于内涵发展、强化质量提升,采取“突出重点、分类规划、分层推进”的学科发展策略,“分类、分层、分阶段”统筹推进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以民族类学科为龙头,构建优势学科群,带动相关学科和基础学科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基础。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产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研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确保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民族高校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提升“输血”和“造血”能力,为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献策。要坚持“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宗旨,形成一批能够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应用的科研成果。
打造中国当代民族问题研究的新型智库,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阵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高校的鲜亮底色。民族高校应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依托民族类特色学科,集聚力量、集合资源、集中优势,围绕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国际问题,加强宏观政策和战略研究,把民族问题智库建设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建言献策水平,产出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咨政报告,发挥民族高校人才库、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见解和新主张。
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身份意识”,没有“民族认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是包含56个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高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民族高校要深入开展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多维度、立体化宣传民族团结,坚持润物细无声,让“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潜移默化到各民族师生的一言一行中,切实增强各民族师生自觉抵御和反对各种错误观点的能力。立足于多元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和方式,深化文化认同、汇聚民族力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强大精神纽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迈入新时代,民族高校要秉承和践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开启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征程,知行合一、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