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活动回顾 | 云上课堂(三)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和应对
发布时间:2020-05-21来源: 访问量:

2020年5月20日晚上7点,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云上课堂”系列讲座第三场“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适和应对”顺利举办。学院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孙娜老师授课,法学院党团与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冰老师,团委书记于达尔汗老师,辅导员邬诗杭老师、周夏薇老师担任本次课程的与谈人。学院300名师生同上一堂课。本次课堂由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丛静老师主持。

主讲人孙娜老师分别从“什么是心理健康”、“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调试和应对心理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场集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精彩心理讲座,让同学们收获颇多。

首先,孙娜老师简单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她讲到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生活中要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孙老师还紧紧围绕疫情状况下同学们可能存在的困扰进行了分析:例如疫情带来的应激反应;独自宅家学习不能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在家中与父母相处可能产生的冲突;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压力、毕业生面对自愿返校可能产生的纠结;长期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等等。孙老师生动的讲解使同学们产生了共鸣。

第二,孙老师结合疫情形势,详细解释了应激障碍这一概念,即指在一些严重的、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的事情发生后,总是回忆这样的场景、回避这样的话题,由此产生的负面的生理、心理问题。在情绪方面会感到焦虑、愤怒、悲伤、无助,在认知方面会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反应强烈、产生负性思维等情况出现,在行为方面会不断查看疫情消息,反复洗手囤积,易起人际冲突等,在躯体方面可能会心慌出汗、疲倦食欲下降等情况。同时孙老师也指出,在疫情应激下出现这些身心反应是很常见的,急性应激反应一般情况下一个月内会缓解,若持续时间较长尚未好转即需及时与父母师长朋友沟通,或寻求专业帮助。此外,孙老师还讲解了三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体验的综合症,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快感缺失、睡眠障碍、疲乏和精力丧失感、无价值感和过多自责,甚至自我伤害等,疫情期间压力增大、生活打破了常规,容易引起各种不适并引发低落情绪。又例如焦虑是指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怀有一种忐忑不安、不愉快的情绪的体验,对于新冠病毒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对于未来产生担心和恐惧。再例如强迫,它是一种以存在强迫思维、强迫行为特征的症状,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不免会产生反复多次洗手、不断囤积防护用品的行为,我们可以结合个人感受和这些行为对正常生活的影响程度来初步判断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第三,孙老师针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调适及应对措施。首先,要勤于自助,在认识上了解自己、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在疫情期间可以借助网课资源,学习如何和他人沟通、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学习情绪管理的方法等;在情绪上,为排解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感,可以通过专注地做一件事、冥想或者运动等方法来科学调节心理状态;在行为上,要主动表达自己的情绪、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线上活动、增加人际交流。其次,要乐于互助,多借助微信群、通话或视频等媒介,加强和同学朋友们沟通,分享学习生活、交流新闻时事、八卦吐槽等都是可采取的方式。再次,要善于求助,当问题出现时,及时地向父母亲人、师长同学求助,或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心理热线、精神专科医院等社会资源进行线上沟通,获得心理咨询或者医疗服务。

在课堂最后,孙老师总结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通过自身努力、相互合作、向父母师长沟通交流寻求帮助等方式,保持乐观积极的健康心理状态。

孙老师分享结束后,与谈人于达尔汗老师主要从疫情影响下本科生心理压力的疏解出发与大家进行交流。他谈到,本科生和研究生定位不同,面对的压力和问题也不一样。本科生当前更需要开发自己的能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把它发展到最大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迷茫是正常的,即使到了研究生也存在这种情况,法律学习就是要不断反复、常学常新。平时一定要多多阅读,在看书的过程中升华自己、充实自己,利用现在相对宽裕的时间条件丰富知识、拓宽视野。除了要自己踏实学习,也要多多参与课堂展示和学生活动,这些都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参与就会有成长、有收获。无论是现在的专业学习还是以后的职业道路,只要同学们保持自信、努力拼搏就能有所成就,切忌轻易否定自己、陷入负面情绪。最后,他讲到:同学们有了情绪波动要学会调试、及时疏导。疫情在,爱也在,所以疫情不可怕,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希望大家都有事做,有人爱,有期待。

随后,与谈人邬诗杭老师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分享了疫情期间院校对于家庭困难学生的关注。疫情使得经济困难的家庭收入更加微薄,这些同学往往承担着来自内心的煎熬和家庭的压力,会产生厌学心理,会考虑打工去挣钱。另一方面,网课使用的设备、WiFi、移动网络等这些资源对于经济困难学生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现有设备落后会影响学习进度,经济原因又无法购入新设备……这些压力不仅需要心理上的排解,更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帮助解决。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实际调查,教学办的老师提出了开学补课的建议,学校也通过助学金项目落实补助,切实解决经济问题。她谈到,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缓解这样的问题,就要从环境出发。作为一个辅导员,一定要积极链接资源,做学生的服务者、聆听者,解决困难,解救危难。

接下来,与谈人周夏薇老师从研究生心理问题疏导出发与同学们展开了交流。她谈到,相比本科生,研究生的心理状态、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有了一套自己的行为标准和处事原则。面对疫情下的心理问题,找到问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心理上的问题,就是心理上的感冒,感冒需要休息和治疗,心理问题也是同样,需要重视和解决,需要行动起来转变状态。面对当前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不要沉浸在消极和负面情绪里,要用行动克服恐惧。面对疫情之下的就业压力,老师们会更多收集相关就业信息、提供就业机会,同学们要行动起来,就从修改简历、投递简历开始,量的累积一定会带来质的变化,机会总会到来。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当前的学习压力,应该如何调试?王冰老师结合自己返京隔离期间的经历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去做自己心甘情愿的事情,调动积极的状态调试良好的心态;第二,要有主动性,积极地行动而不能消极的等待,线上上课老师很难做到逐一互动交流,同学们应该主动沟通;第三,要有持久性和恒心,对于自己定下的目标要坚持做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有着重要的课业任务,希望大家一起加油鼓劲,共同进步。

与谈环节结束后,丛静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在学习上不放松、在生活上更上进、在心理上更阳光。在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的背景下,更加树立必胜信心,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完成各项任务,以乐观的态度迎接各类挑战。

本次“云上课堂”,帮助了同学们化解疫情影响下自身常见的心理问题,以更加乐观的态度投入学习与生活、积极应对所面临的各项挑战,期待能够与大家早日在校园相会。

上一篇:青年大学习|法学院团学骨干认真学习两会精神

下一篇: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线上答辩圆满结束